業(yè)務量翻倍,快遞物流行業(yè)大量急聘臨時工應對“雙十一”
:2020-11-11
:1306
每逢旺季用工緊缺就成為快遞行業(yè)的一大難題,今年快遞行業(yè)的旺季,由11月1日提前開始付尾款的“雙十一”打響第一槍,用人壓力愈加凸顯?!半p十一”前夕,包括“三通一達”在內的多家快遞公司的營業(yè)網點,都在“招兵買馬”,急聘快遞員。
快遞旺季峰值將至 全國新招49萬臨時工
電商大促期間,快遞行業(yè)需要更多的基層員工,包括客服、倉庫分揀員、快遞員、司機等。然而,下半年往往開始進入招聘淡季,各行業(yè)的招聘需求人數和求職人數環(huán)比均下降,加上今年疫情原因,加大了招聘的難度,巨大的用工缺口短期內難以得到滿足。
據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,為應對今年旺季,各大快遞企業(yè)總部紛紛加強人員、運力、倉庫場地、處理設備、信息系統能力儲備,目前企業(yè)已經新增了49萬臨時用工人員。按全國約400萬郵政快遞從業(yè)人員來算,新增臨時工占比超過10%。
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,今年“雙十一”期間,日均快遞業(yè)務量預計達4.9億件,約是日常業(yè)務量的2倍。與此同時,今年的“雙十一”將有可能從單日購物高峰延續(xù)到十天甚至半個月。
銷售周期的拉長對快遞企業(yè)的持久作戰(zhàn)能力將形成更大的考驗。在“疫情防控常態(tài)化”和“旺季”的雙重考驗之下,“黑科技”的設備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了快遞運輸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周光平是一名快遞收派員,平時每天收派快遞量達到130件左右,“雙十一”高峰期的時候單日派件要達到160件。今年“雙十一”他將使用穿戴智能設備,解放雙手。他只需通過工牌掃描器掃碼識別快件信息,再通過智能手表上收派App的線上操作,可快速完成收派,平均每票快件收派可縮短20秒。
海外線上訂單井噴 海外倉輪番爆倉
“雙十一”是全球消費的井噴期。除了進一步激活內需,也帶動了中國商品在海外熱銷,不僅讓中國經濟加快動起來,也讓世界貿易活躍起來?!半p十一”期間海外倉儲物流的情況又如何?
廣州白云的曹女士是某國際物流公司的負責人,她告訴記者,為了應對今年的“雙十一”,她們投資近3個億,從倉儲、設備、人力、運力等方面,對國內外的分揀中心和海外倉進行全面擴容和數字化升級,但讓她沒想到的是,今年“雙十一”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。從11月1日開始,德國倉日本倉輪番出現了爆倉的情況,進口業(yè)務的單量比預期翻了幾番。
今年受疫情影響,消費場景進一步加速向線上轉移。這種趨勢在即將到來的“雙十一”和圣誕購物季期間將更加明顯。除了傳統的包機模式,載運跨境電商出口包裹的集裝箱成為今年的亮點,出口包裹從倉庫隨時發(fā)運到阿拉山口綜保區(qū),海關通過電子清單方式審核放行后,集裝箱從綜保區(qū)出區(qū)后直接從鐵路站發(fā)運歐洲。